怎樣抑制制沖壓件翻料扭曲與沖壓加工要求
沖壓件產生翻料、扭曲的方法
1、凸模刃口端部修出斜面或弧形。這是減緩沖裁力的方法。減緩沖裁力,即可減輕對凹模側材料的拉伸力,從而達到沖壓件產生翻料、扭曲的效果。
2、日常模具生產中,應注意維護沖切凸、凹模刃口的鋒利度。當沖切刃口磨損時,材料所受拉應力將增大,從而沖壓件產生翻料、扭曲的趨向加大。
3、沖裁間隙不合理或間隙不均也是產生沖壓件翻料、扭曲的原因,需加以克服。
4、合理的模具設計。在級進模中,下料順序的安排有可能影響到沖壓件成形的精度。針對沖壓件細小部位的下料,一般先安排較大面積之沖切下料,再安排較小面積的沖切下料,以減輕沖裁力對沖壓件成形的影響。
5、壓住材料??朔鹘y的模具設計結構,在卸料板上開出容料間隙(即模具閉合時,而材料又可被壓緊。關鍵成形部位,卸料板相應做成鑲塊式結構,以方便解決長時間沖壓所導致卸料板壓料部位產生的磨(壓)損,而無法壓緊材料。
6、增設強壓功能。即對卸料鑲塊壓料部加厚尺寸(正常的卸料鑲塊厚H+0.03mm),以增加對凹模側材料的壓力,從而沖切時沖壓件產生翻料、扭曲變形。
沖壓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性,有時一個復雜零件需要數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,且模具制造的,技術要求高,是技術密集形產品。所以,只有在沖壓件生產批量較大的情況下,沖壓加工的優點才能充分體現,從而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的。
沖壓所使用的模具稱為沖壓模具,簡稱沖模。沖模是將材料(金屬或非金屬)批量加工成所需沖件的工具。沖模在沖壓中至關重要,沒有符合要求的沖模,批量沖壓生產就難以進行;沒有的沖模,的沖壓工藝就無法實現。沖壓工藝與模具、沖壓設備和沖壓材料構成沖壓加工的三要素,只有它們相互結合才能得出沖壓件。
與機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,沖壓加工無論在技術方面還是經濟方面都具有許多的優點。主要表現如下。
(1)沖壓可加工出尺寸范圍較大、形狀較復雜的零件,如小到鐘表的秒表,大到汽車縱梁、覆蓋件等,加上沖壓時材料的冷變形硬化效應,沖壓的強度和剛度均較高。
(2)沖壓一般沒有切屑碎料生成,材料的消耗較少,且不需其它加熱設備,因而是一種省料,節能的加工方法,沖壓件的成本較低。
(3)沖壓加工的生產速率高,且操作方便,易于實現機械化與自動化。這是因為沖壓是依靠沖模和沖壓設備來完成加工,普通壓力機的行程次數為每分鐘可達幾十次,高速壓力要每分鐘可達數百次甚至千次以上,而且每次沖壓行程就可能一個沖件。
(4)沖壓時由于模具了沖壓件的尺寸與形狀精度,且一般不破壞沖壓件的表面質量,而模具的壽命一般較長,所以沖壓的質量穩定,互換性好,具有“一模一樣”的特征。
沖壓件與鑄件、鍛件相比,沖壓件具有薄、勻、輕、強的特點。沖壓可以制出帶有加強筋、肋、起伏或翻邊的工件,以提高其剛性。這些工件其他方法很難制造出來。由于沖壓件采用 模具,工件精度可達微米級,且重復、規格一致,可以沖壓出孔窩、凸臺等,所以沖壓件的應用也越老越廣泛。